07企业财会决算三大看点四处不足
三大看点
一、2007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大幅提升
截至2007年底,我国国有企业11.2万户,比上年净减少4153户,减幅3.8%。其中:中央部门企业6167户,占5.5%;中央管理企业1.5万户,占13.8%;地方企业9万户,占80.7%。2007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合并)34.7万亿元,增长25.2%;负债总额(合并)20.2万亿元,增长28%;所有者权益14.5万亿元,增长47.5%,剔除因实施新会计准则增加的少数股东权益,同比增长19.3%;国有资产总量11.2万亿元,增长16.7%。国有企业收入大幅增长,利润税收双创新高。2007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增长43%,大大高于2006年27.3%和“十五”期间年均27.6%的增速,实现利润呈跳跃式、超高速增长;实际上交税金总额为1.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443亿元,增长24.6%,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4%。
二、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财务会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2007年,各单位积极完善企业年度决算各项管理措施,加强企业财务决算信息的审核、汇总和分析工作,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推进,保证了企业年度决算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特别是在新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培训方面,对会计决算的全程监控,效果显著。2007年“新两则”实施以来,全国1.8万户企业执行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许多单位采取得力措施,保证了“新两则”的顺利实施,促进了企业财务会计水平的提高。许多单位重视企业财务制度培训工作,并将培训工作作为财会制度集中学习和企业改革发展政策宣传的平台。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等单位将半年报、季报及月报编报质量以及决算、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决算考核体系,同时加强了对会计师事务所及事务所在各省公司以及集团公司的审计工作情况的考核工作,提高了决算审计质量。铁道部根据铁路企业自身管理特点,制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暂行办法,指导所属企业编制好现金流量表,为企业管理提供较为准确的资金流量信息。辽宁省财政厅等单位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进行抽检,把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工作与现行财经制度执行情况结合起来,做好会计决算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为加强所属企业管理,部分中央部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人民日报社等单位在各单户企业审计的基础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部门汇总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提高了决算质量。
三、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力度继续加大,财务会计信息分析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管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2007年以来,不少地方财政部门充分利用企业年度决算数据,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企业改革等项工作服务。许多单位着力建立财务和业务信息共享机制,扩大财务信息服务功能,推进资金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了资金管理效率。绝大多数单位不断扩大财务信息的应用功能,将之延伸到绩效评价、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等各项管理工作。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结合电网企业的经营特点,利用杜邦财务分析框架和经济增加值(EVA)分析方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公司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
四处不足
一是个别单位会计基础薄弱。未全面理解新财务通则和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影响了企业决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工作随意性大,审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个别单位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反复调整上报口径;部分省市监管不力,企业审计面较窄;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未按照《会计法》、财务会计制度以及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进行严格审计和出具审计报告,影响了财务会计决算数据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三是少数单位上报财务会计决算不及时,数据错误较多。有的单位对决算工作重视不够,一再拖延上报时间,影响了全国决算汇总工作进度。有的单位上报数据存在勾稽关系不正确,存在实物量指标和金额指标混填等问题。
四是部分单位对财务会计决算分析及总结工作不够重视。有的单位上报的分析内容简单,流于形式。部分单位未做系统性的工作总结,不利于今后工作水平的提高。
(中国会计视野 赵朝虎 2008-9-10)
一、2007年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大幅提升
截至2007年底,我国国有企业11.2万户,比上年净减少4153户,减幅3.8%。其中:中央部门企业6167户,占5.5%;中央管理企业1.5万户,占13.8%;地方企业9万户,占80.7%。2007年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合并)34.7万亿元,增长25.2%;负债总额(合并)20.2万亿元,增长28%;所有者权益14.5万亿元,增长47.5%,剔除因实施新会计准则增加的少数股东权益,同比增长19.3%;国有资产总量11.2万亿元,增长16.7%。国有企业收入大幅增长,利润税收双创新高。2007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7万亿元,增长43%,大大高于2006年27.3%和“十五”期间年均27.6%的增速,实现利润呈跳跃式、超高速增长;实际上交税金总额为1.7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443亿元,增长24.6%,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4%。
二、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建设取得新进展,财务会计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2007年,各单位积极完善企业年度决算各项管理措施,加强企业财务决算信息的审核、汇总和分析工作,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推进,保证了企业年度决算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特别是在新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培训方面,对会计决算的全程监控,效果显著。2007年“新两则”实施以来,全国1.8万户企业执行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许多单位采取得力措施,保证了“新两则”的顺利实施,促进了企业财务会计水平的提高。许多单位重视企业财务制度培训工作,并将培训工作作为财会制度集中学习和企业改革发展政策宣传的平台。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等单位将半年报、季报及月报编报质量以及决算、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纳入年度决算考核体系,同时加强了对会计师事务所及事务所在各省公司以及集团公司的审计工作情况的考核工作,提高了决算审计质量。铁道部根据铁路企业自身管理特点,制定了铁路运输企业现金流量表编制暂行办法,指导所属企业编制好现金流量表,为企业管理提供较为准确的资金流量信息。辽宁省财政厅等单位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进行抽检,把企业财务会计决算工作与现行财经制度执行情况结合起来,做好会计决算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为加强所属企业管理,部分中央部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人民日报社等单位在各单户企业审计的基础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部门汇总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提高了决算质量。
三、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力度继续加大,财务会计信息分析和应用水平显著提高,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管理提供了可靠保证
2007年以来,不少地方财政部门充分利用企业年度决算数据,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企业改革等项工作服务。许多单位着力建立财务和业务信息共享机制,扩大财务信息服务功能,推进资金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了资金管理效率。绝大多数单位不断扩大财务信息的应用功能,将之延伸到绩效评价、财务分析、财务预算等各项管理工作。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结合电网企业的经营特点,利用杜邦财务分析框架和经济增加值(EVA)分析方法,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公司决策提供了信息支持。
四处不足
一是个别单位会计基础薄弱。未全面理解新财务通则和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影响了企业决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工作随意性大,审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个别单位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反复调整上报口径;部分省市监管不力,企业审计面较窄;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未按照《会计法》、财务会计制度以及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进行严格审计和出具审计报告,影响了财务会计决算数据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三是少数单位上报财务会计决算不及时,数据错误较多。有的单位对决算工作重视不够,一再拖延上报时间,影响了全国决算汇总工作进度。有的单位上报数据存在勾稽关系不正确,存在实物量指标和金额指标混填等问题。
四是部分单位对财务会计决算分析及总结工作不够重视。有的单位上报的分析内容简单,流于形式。部分单位未做系统性的工作总结,不利于今后工作水平的提高。
(中国会计视野 赵朝虎 2008-9-10)
(ck)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